社论丨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持续扩大内需
收复3000点!遍地是机会,错过悔终身!投资研报全场85折,速抢→【下载地址】
当前,我国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提振资本市场等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对于如何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尤其是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市场有所期待。
扩大内需应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投资与消费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积极性。当前,我国城市人居建设目标已经从“住有所居”提升到“住有宜居”,让人民住上“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但是,当前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交通,在人口密集且寸土寸金的城市,本就存在“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电动自行车的大规模涌现,又使得社区、城市公共空间更加狭窄,交通也加剧混乱。
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停车位需求缺口高达8000万个。这种供不应求的格局造成道路违规停车阻碍交通、停车费用高以及各种停车纠纷等问题。加强城市停车建设与治理,不仅是“补短板”的有效投资领域,是汽车消费的必要支撑,更是民生基本需求。当前,我国机械式立体车库+智能化管理系统组成的智能车库已经成熟,但城区土地审批存在一些卡点。
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是当前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在停车位存在缺口的背景下,增加充电设施更加困难。这需要改造传统车库,同时还要改造输电设施,优化充电桩布局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与企业协调,同时还要解决因城区地价昂贵而导致的充电桩建设门槛较高的问题,完善财政补贴机制。
截至2020年,我国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6.52平方米,我们正在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升级,在满足物质性的居住需求后,要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与社会需求的场所性载体空间发展。这不仅表现为对城市宜居环境的改造,还有对居住空间的改善。从1998年启动住房改革至今,我国收入水平不断跃迁。10年前、20年前的家居空间设计,依据当时低收入水平更多强调实用性。当前,这些装修不仅出现老化,而且随着大众审美的进步与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审美的风格化与个性化。因此,应该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和鼓励人们改善家居装修,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完成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后,城市居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需求,人口老龄化也在改变城市需求结构。目前看,城市仍需进一步为市民的运动需求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场所,文化供给也要进一步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并打造更多的城市文化空间。同样,城市也需要为快速到来的老龄化做好服务准备。这些潜在的需求应该以更科学的筹划与建设,增加基础设施的供给,这个过程既是投资,又是消费。
应当说,在推动城市更新的同时,应该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市民的民生需求与生活痛点。这些领域具有公共与商业双重属性,能够通过长期运行逐步收回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同时又能释放出更多居民消费。目前看,主要障碍在于土地与机制,应该通过财政补贴、增加土地供给等形式,建立工作组进行部门政策协调,激励和增加社会化供给,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挥政府改革对投资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何松琳